教学设计

中基教学案例和逻辑树图

发布日期:2021-03-17    作者:        点击:

阴阳学说教学案例和逻辑树图

案例名称: “失眠烦躁的大学生”

1. 案例叙事

“小张,一位大二学生,最近备战期末考试,压力如山。他每天熬夜刷题到深夜,靠浓咖啡和麻辣小吃提神,饮食作息全乱了套。白天上课时,他心烦意乱,动不动就对同学发火,手心脚心总感觉发热灼烧,晚上却辗转难眠,明明很累却睡不着,还常常口干舌燥,喝了水也不解渴。”

2. 核心问题

小张的身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3. 探究问题链

Q1(定位):中医诊断,首要分清病位。小张的症状(失眠、烦躁、五心烦热、口干)主要涉及哪些脏腑?

Q2(定性):这些症状体现了怎样的病性?

Q3(求因):可能导致阴虚阳亢的原因有哪些?

Q4(明机):请用中医理论描绘其体内气血阴阳变化的“病机示意图”。

Q5(立法):针对这个病机,治疗的大法(治则)是什么?

Q6(思政):“新时代中医传人如何将“阴阳平衡”智慧融入诊疗以守护健康,推及社会以促进和谐,最终奉献国家以服务大局?


五行学说教学案例和逻辑树图

案例名称: “易怒腹胀的程序员”

1. 案例叙事(价值引领 · 体验观入口)
"小周,一位资深程序员,连续加班三个月赶项目。最近他变得异常暴躁,稍不顺心就拍桌子骂人,同时胃部胀痛反复发作,吃什么都消化不良,还伴随打嗝反酸。更糟的是,他开始频繁眼睛干涩,视力模糊。同事们劝他体检,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但服药效果甚微。困惑的他求诊中医:'医生,我这胃病难道和发脾气有关吗?眼睛不舒服又是怎么回事?'"
2. 核心问题(锚问题)
Q0: 小周的胃病、眼疾和暴躁情绪之间有何关联?五行学说如何解释这种多系统紊乱?
3. 探究问题链(逻辑思维训练)
问题类型 问题设计(五行学说专项)
Q1(定位) 中医五行归脏:眼干、暴躁、腹胀分属哪些脏腑? (提示:肝开窍于目,主疏泄;胃属土受肝制约)
Q2(定性) 这些症状(目赤、易怒、腹胀)体现了五行间何种异常关系? (提示:肝木过旺→克伐脾土)
Q3(求因) 哪些生活习惯会加剧“肝木乘土”? (链接体验:熬夜伤肝阴→肝阳亢盛;压力大→肝郁化火;饮食不规律→脾胃虚弱)
Q4(明机) 用五行生克理论绘制病机链条(重点标注“木旺乘土”病理传变)
Q5(立法) 针对“肝旺脾虚”病机,如何运用五行治则?(抑木扶土)
Q6(思政) “五行平衡”对于人体就像什么对于互联网系统开发?(引导学生思考“模块协同”、“动态调控”、“可持续发展”)


藏象“心”教学案例和逻辑树图

案例名称: “心悸失眠的考研生”
1. 案例叙事(体验观入口)
"小陈每日备战考研12小时以上,近两周频繁在深夜心悸惊醒,自觉'心脏要蹦出胸口',白天头晕健忘,背书时思绪涣散。同时发现舌尖红疮、小便灼痛,面色苍白但唇色发紫。西医诊断为'心律不齐',用药效果不佳,他焦虑询问:'这些症状都和心脏有关吗?为什么连记忆力和舌头都出问题了?'"
2. 核心问题(锚问题)
心悸、健忘、口疮为何均与中医的"心系"相关?藏象学说如何解释这种关联?

3. 探究问题链(藏象思维训练)
Q1(定位) 心悸、健忘、舌尖疮、唇紫分属心系哪些功能?(提示:心主血脉/主神明/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Q2(定性) 这些症状(心悸属虚/口疮属实)反映心系何种矛盾?(虚为本:心气阴两虚;实为标:心火/血瘀)
Q3(求因) 哪些行为导致"虚实证并存"?(例:熬夜耗气阴+焦虑生心火+久坐致血瘀)
Q4(明机) 绘制病理链:心气不足→□→血瘀唇紫;心火亢盛→□→口疮尿赤(完成逻辑树)
Q5(立法) 针对本虚标实,如何制定治疗大法?(补心气阴+清心火+活心血)


藏象“肺”教学案例和逻辑树图

案例名称: “咳喘水肿的考研生”
1. 案例叙事(体验观入口)
“小林冲刺考研期间连续熬夜,淋雨后出现恶寒发热。虽服感冒药退热,却遗留反复咳嗽、白痰量多,稍活动即气喘吁吁。更让她恐慌的是,晨起眼睑浮肿,午后足踝按之凹陷。校医检查‘未见心肾异常’,她看着镜中浮肿面容茫然:'咳喘和水肿怎么会一起出现?这真的只是感冒后遗症吗?'”
2. 核心问题(锚问题)
咳喘、痰多、水肿为何均与肺系相关?藏象学说如何解释这种关联?
3. 探究问题链(肺系辨证思维)
Q1(定位) 咳喘、痰多、水肿各对应肺系哪些功能?(提示:肺主宣降/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
Q2(定性) 白痰量多属寒/热?活动气喘属虚/实?水肿按压凹陷提示什么病机?(虚寒水停)
Q3(求因) 哪些行为损伤肺系宣降与水液代谢?(熬夜耗气→卫外不足;久坐少动→水液停聚)
Q4(明机) 绘制病理链:肺失宣降→□→痰饮停聚;通调失司→□→水肿(完成逻辑树)
Q5(立法) 针对“寒饮停肺+水湿泛滥”,治则如何兼顾?(宣肺化痰 + 温阳利水)


藏象“脾”教学案例和逻辑树图

案例名称: “便溏消瘦的备考族”

1. 案例叙事(体验观入口)
“小敏备战公务员考试,每天久坐超10小时,靠奶茶甜点提神。两月来日渐消瘦,饭后腹胀如鼓,大便稀溏黏马桶,稍食生冷即肠鸣腹泻。更困扰的是,月经量多如崩且经期延长,常头晕眼花。体检显示‘轻度贫血’,她摸着塌陷的小腹困惑:‘吃再多也不长肉,反而越来越虚,肠胃和月经问题怎么搅在一起了?’"
2. 核心问题(锚问题)
便溏、消瘦、崩漏为何均指向脾系失调?藏象学说如何解释这种关联?
3. 探究问题链(脾系辨证思维)
Q1(定位) 便溏、消瘦、崩漏各对应脾系哪些功能?(提示:脾主运化/主肌肉/主统血)
Q2(定性) 大便稀溏属寒/热?消瘦属虚/实?崩漏提示什么病机?(脾虚气陷+统血无权)
Q3(求因) 哪些行为损伤脾系运化与统血功能?(久坐伤肉→气血不生;过食甜腻→湿困脾阳)
Q4(明机) 绘制病理链:脾虚不运→□→水湿下注;气不摄血→□→经血妄行(完成逻辑树)
Q5(立法) 针对“湿困中焦+气不摄血”,治则如何统筹?(健脾化湿 + 补气摄血)


藏象“肝”教学案例和逻辑树图

案例名称: “胁痛郁怒的创业者”

1. 案例叙事(体验观入口)
“小张,32岁创业者,公司资金链压力下日夜焦虑。两个月来常感两胁窜痛,稍遇刺激就暴怒摔物,夜间辗转难眠,晨起口苦咽干。更困扰的是,月经周期紊乱且经前乳房胀痛如刺,指甲出现纵行棱纹。体检报告‘无器质性病变’,她捏着变形的衣角苦笑:‘这脾气和痛症连为一体,是压力太大还是身体真的垮了?’"
2. 核心问题(锚问题)
胁痛、暴怒、经乱、甲皱为何均指向肝系失调?藏象学说如何解释这种关联?

3. 探究问题链(肝系辨证思维)
Q1(定位) 胁痛、情志失调、经前乳胀、指甲病变各对应肝系哪些功能?(提示:肝主疏泄/藏血/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Q2(定性) 窜痛属气滞/刺痛属血瘀?暴怒属实火/口苦属湿热?指甲棱纹提示什么?(肝郁化火挟瘀)
Q3(求因) 哪些行为导致肝失疏泄与藏血失调?(长期焦虑→气机郁结;熬夜透支→肝血暗耗)
Q4(明机) 绘制病理链:肝郁→□→气火上升;血瘀→□→经痛甲皱(完成逻辑树)
Q5(立法) 针对“气郁血瘀化火”,治则如何统筹?(疏肝解郁 + 清火化瘀)


藏象“肾”教学案例和逻辑树图

案例名称: “腰痛畏寒的IT工程师”

1. 案例叙事(体验观入口)
“林工,38岁程序员,长期熬夜加班。近半年腰膝酸软如折断,冬季全身畏寒甚于常人,夜尿频多达5-6次。更焦虑的是性功能减退,听力下降伴蝉鸣耳鸣,体检显示‘激素水平低下’但无器质病变。他扶着酸胀后腰自嘲:‘三十多岁像六十岁的身体,难道肾真被透支了?’"
2. 核心问题(锚问题)
腰酸、畏寒、夜尿、性功能减退为何均与肾系相关?藏象学说如何解释这种跨系统关联?
3. 探究问题链(肾系辨证思维)
Q1(定位) 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多各对应肾系哪些功能?(提示:腰为肾之府/肾主水液/肾阳温煦全身)
Q2(定性) 冬季畏寒加重属虚/实?夜尿清长提示什么病性?(肾阳不足+气化无权)
Q3(求因) 哪些行为耗伤肾中精气?(长期熬夜→暗耗肾精;久坐不动→损伤肾气;房劳过度→竭耗真元)
Q4(明机) 绘制病理链:肾精亏虚→□→髓海失养;肾阳衰微→□→水液泛滥(完成逻辑树)
Q5(立法) 针对“肾精亏虚+肾阳不足”,治则如何兼顾?(填精补髓 + 温补肾阳)


脏与脏的关系教学案例和逻辑树图

心与肺

案例名称:“气短心悸的篮球队员”
1. 案例叙事 (体验观入口)
“小张是大学校篮球队的主力前锋,以体能充沛著称。但最近一段时间,他在高强度训练后,总感觉气短不够用,心跳得特别快,甚至伴有轻微的心慌和胸闷。休息后能稍微缓解,但状态大不如前。这让他非常焦虑,担心自己的身体无法支撑接下来的重要比赛……”
2. 核心问题(锚问题)
小张“气短”和“心悸”并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与心肺功能失调有何关系?
3. 探究问题链(逻辑思维训练)
Q1 (定位 - 病位分析):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心主血,主血脉”。小张的症状同时涉及了“气”和“血”的问题,这与哪两个脏腑直接相关?(提示:心与肺)
Q2 (定性 - 病性分析):“气短”和“乏力”通常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虚/实?)“心悸”和“胸闷”又常提示什么?(提示:虚证、机能减退)
Q3 (求因 - 病因探究):结合小张运动员的身份,可能导致他心肺之气耗损的原因有哪些?
(链接生活体验:长期超负荷运动、休息不足(耗气)、营养补充不及时(气血化生无源))
Q4 (明机 - 病机探究):心与肺在生理上如何协同工作?(气与血的关系是什么?)一旦失调,会引发怎样的恶性循环?
(此为“逻辑树”绘制任务的核心,引导出“宗气不足”、“气血交换”失调等关键病机)
Q5 (立法 - 治则确立):针对“心肺两虚,气血失和”的病机,治疗的大法(治则)应该是什么?(提示:补益心肺、益气养血)


脾与肾

案例名称:“浮肿泄泻的老编辑”
1. 案例叙事 (体验观入口)
“王老师,一位从业三十年的资深文字编辑,常年伏案工作,饮食极不规律。近年来,他逐渐感到身体沉重,腰膝酸冷无力,清晨起床时眼睑和脚踝浮肿,大便总是不成形,每天甚至要如厕两三次。他尝试过保暖和吃易消化的食物,但效果甚微,这让他无法集中精力完成精细的审校工作,内心充满了对健康衰退的无力感……”
2. 核心问题(锚问题)
王老师“腰膝酸冷”、“浮肿”和“泄泻”并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与脾肾功能失调有何关系?
3. 探究问题链(逻辑思维训练)
Q1 (定位 - 病位分析):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水”、“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王老师的症状(腰膝酸冷、浮肿、泄泻)同时涉及了水液代谢和运化功能的问题,这与哪两个脏腑直接相关?
Q2 (定性 - 病性分析):“身体沉重、浮肿、大便溏泄”通常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虚/实?寒/热?)“腰膝酸冷”又常提示什么?(提示:虚证、寒证、阳气不足)
Q3 (求因 - 病因探究):结合王老师的职业与生活习惯,可能导致他脾肾阳气耗损的原因有哪些?(链接生活体验:长期久坐不动(伤肉/伤脾)、思虑过度(劳神/耗气)、饮食不节(伤中阳)、年老或久病(耗伤肾阳))
Q4 (明机 - 病机探究):脾与肾在生理上如何协同工作?(先天与后天的关系是什么?)一旦阳虚,会引发怎样的恶性循环?
(此为“逻辑树”绘制任务的核心,引导出“脾肾阳虚”、“水湿泛滥”等关键病机)
Q5 (立法 - 治则确立):针对“脾肾阳虚,水湿内停”的病机,治疗的大法(治则)应该是什么?(提示: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安徽中医药大学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5004300号  电话:0551-68129004,68129026  传真:0551-6812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