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性质:《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是联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是中医类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诊法、辨证、诊断综合运用和病历书写等内容。诊法部分包括望、闻、问、切四诊,辨证部分包括八纲辨证、病性辨证、脏腑辨证等。通过学习熟悉中医诊断的含义与内容,症、病、证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中医诊断的原理和原则;掌握问、望、 闻、切四诊的基本内容及辨证统一体系;熟悉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了解主症诊断的思路、疾病诊断的思路、辨证诊断的思路、病历书写的内容、格式和要求。
授课对象:《中医诊断学》课程开设时间针对不同专业,基本在大一下学期、大二上学期,教学对象涉及到本校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骨伤学的本科及专升本的所有临床专业,以及还有部分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授课人数约为1500人。
建设发展历程:
1981年,开设《中医诊断学》课程;
1986年,中医诊断学学科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
1987年,中医诊断学科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
1996年,建立中医诊断学教学实验室,编写了《中医诊断学实验指导》,率先开展舌诊、脉诊等相关实验课程;
2001年,《中医诊断学》课程被确定为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课程”;
2005年,《中医诊断学》课程被确定为“校级精品课程”
2006年,《中医诊断学》课程被确定为安徽省“省级精品课程 ”;
2010年,《中医诊断学》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 ”;
2012年,《中医诊断学》被遴选为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和安徽省“资源共享精品课程”;
2014年,《中医诊断学》课程所在中医诊断学教学团队成为安徽省教学团队;
2018年,《中医诊断学》立项省级慕课建设;
2019年,《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建设获得校级立项建设;
2020年,《中医诊断学》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安徽中医药大学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5004300号 电话:0551-68129004,68129026 传真:0551-6812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