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中药部分实践教学记录

发布日期:2024-03-12    作者:        点击:

实践教学环节生动活泼,同学们参与度较高。

在此列举任秀晴等同学的实践学习讨论环节记录内容以作管窥。

 

任秀晴

本人在小组内及课堂上发言约2-5次,发言内容多围绕自主学习内容和课堂内容,主要是哪些药材不可贮藏太久,为什么不可贮藏太久。小组成员互相帮助,相互沟通,互相交流意见想法,对不理解的,有争论的问题充分讨论,并且分工明确。组内每个同学都很认真,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张小雨同学学习效率高并认真听取意见,赵希希同学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善于与别人讨论......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技巧,还需在后面的学习中继续向他们学习请教。通过这次自主学习,我熟悉中药性状的概念,了解地道药材、产地加工与中药功效发挥之间的关系;结合中药专业书籍,熟练掌握大黄、丹参、人参、丹皮等的性状特征并可根据药材外观判断其品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学习中医的兴趣。但通过这次自主学习我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一一些不足,比如缺少自己的思考与想法,依赖别人的想法,习惯于听其他同学安排。

 

戴书悦

自我在小组内及整个课堂上发言次数5次,发言内容与上课和自主学习内容相关,主要是各种中药的性状特征。

小组成员表现都很优异,大家一起积极热情讨论学习并分享经验,每个成员都有很好的观点:胡晶晶同学能够在出现意见分歧时有力掌控局面;倪梦琪同学很擅长表达出自己的观点,通俗易懂;任秀晴同学观点准确、细致,一下子就能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赵希希同学观点深入,善于补充其他同学未曾提到的观点;张小雨同学观点全面,能够很好的搜集、整理资料,井井有条。

通过本次自主学习,我熟悉了许多中药性状的特征、概念,了解了道地药材、产地加工与中药功效发挥之间的关系,再一次提升了对中医学的浓厚兴趣,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的不足:有时会对性状特征相似的中药产生混淆,自己还没搞清楚就与组员争论,这是非常不好的行为,以后一定改正。

 

赵希希

对中药学的兴趣有了很大提高,上课的方式让我感到能切实地认识中药材,对中药材的认识也有进一步提升。

在实训课上,主要学习了这些中药鉴别方法:眼看、手摸、鼻子闻、口尝四个方面。

在这节课中,同学们讨论积极,互动频繁。

戴书悦同学对见过药材有着接近于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记得很多药材的细节知识,可以清晰辨别出大部分药材的不同,这非常值得我学习。

任秀晴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对许多知识抱有“为什么”的提问,也让我们学习到很多知识,明白了许多道理,这是我要学习的地方。

 

胡晶晶

自我对学习中药学的感悟: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几千年唯一的医学,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医,中医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昌盛,几千年来的保健事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医与西医在专业技术上各有所长,各有优势和特点。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进化,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中医中药的治病之本、调理、滋补功能就显得更加迫切需要了。学中医诚然难,学精则更难。但既学医就必须学精,至少要确立“学精”这样一个奋斗目标,方能学成一个好中医。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根据我个人学医的体会,主要在于两点:一要认真读书。中医的书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尚嫌不够。读中医的书,不仅要读懂、弄通,而且要熟读、熟记,对许多重要的内容甚至要熟背。读中医的书,要善于融会贯通,中医学的理论均源于《黄帝内经》,中医的各科临床,均源于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总结。

可以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实泡、脆韧、粘性等,以此鉴别药材的好坏。不同药材的质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药材,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浮水青黛,落水沉香,通草松软,山药片粉性足而光滑等。

张小雨同学乐于提出问题,值得我去学习。

 

张小雨

自学过程中注意掌握学习方法,可以综观中药学的全貌,从纵横两方面掌握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所学中药学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提纲挈领,执简驭繁地学好中药学。

中医药是宝藏。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在近代科技兴起之前对生命特别是人,对于作为整体的生命,以及生命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有过如此深入和持久不懈的研究,积累了无数病例,创建了博大精深的体系。中医药是当代中国,也是世界医学取之不尽的宝藏。中医药既是知识的源泉,有待编码;又是知识的未来,引导超越。近代科学尚且这样,走向复归之途的后现代科学就更是如此。中医药,正在由远古走向未来,从中国走向世界。

眼看的动作,除了单纯用肉眼观察药材外观是否完整,有无反潮、软烂、发霉、变色等异常状况外,主要观察药材的外形、色泽、表面粗细、断面的纹理等方面。每一种药材都有一定的外形特征,如川芎的根茎为不整齐的结节状团块,何首乌横断面由三生维管束形成的“云锦花纹”;通过对药材表面颜色的观察,可以分辨出药材的产地和质量的好坏,如内蒙甘草,表面棕红色 质优。断面的结构、颜色与药材的特性直接有关,如大黄断面的“高粱渣”、“锦纹”。

 

倪梦琪

在自我学习中,我发现我对于中医药的兴趣是看课程的难度增减的,难的容易让我出现畏难心理,一些药理让我感觉枯燥。但是在攻克难题后,又有喜悦。但是,学习使人进步,我应该努力调整心态。

实训课中体验了一些辨别药物,和闻气味的一些初步方法去分辨寻找药物。

胡晶晶同学的逻辑思维和统筹全体的思想,让我佩服,我会向她学习,努力改进自己。张小雨很细致很有耐心,这是我所不足,我应该改进。

安徽中医药大学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5004300号  电话:0551-68129004,68129026  传真:0551-6812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