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

建设思路

首页 >> 方剂学 >> 课程思政 >> 建设思路 >> 正文

方剂学具体内容的思政融入点

发布日期:2023-11-17    作者:        点击:


1 绪论、总论 通过学习方剂的发展历史(包括剂型的发展、分类的发展),培养学生对古代医师及医学事业的崇敬之情,激发学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职业追求和守正创新精神;通过学习方剂的组成原则,使学生领会齐心团结、各尽其才、各司其职、众志成城、事半功倍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团队意识,同时也引导同学意识到想得到他人的认可首先要明确自身的价值,需要努力提升自我,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通过学习各剂型的优缺点,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辩证看待问题,树立客观分析问题、勇于正视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人生态度;通过方剂煎服法及注意事项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今后步入临床奠定职业道德基础。

2 解表剂 通过分析解表剂蕴含着的调畅肺卫功能、调正祛邪、祛邪不伤正的治疗思路和细心护理环节,使学生领会中医治疗外感病以人为本的王道精神和人文关怀,提升文化自信和职业操守;张元素创制九味羌活汤治疗风寒表证,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结合临床外感病的治疗现状分析,培养学生学好方剂学的社会责任感、职业使命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让学生既能成为专业思想牢固的中医人,又能成为中医文化的传播者。

3 泻下剂  通过分析三承气汤领悟蕴含着的急下存阴、轻证轻用、重证重用、辨证组方等祛邪护正的中医人本理念,中医通因通用、寒因寒用治法中现象与本质的辩证思维;从十枣汤的服药方法及药后调护阐明方剂学的人文关怀;结合临床泻下方剂运用现状分析,培养学生学好方剂学为患者排忧解难的专业自豪感以及继承绝学的使命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让学生既能成为专业思想牢固的中医人,又能成为中医文化的传播者。

……

……

18 消食剂 对保和丸的制成者朱丹溪的生平讲解,培养学生高尚医德,为祖国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食积证有脾虚和食积两个方面,且相互影响。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内经》 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半日不食则气少,一日不食则气衰”,因此饮食当有节制,过多过少都伤脾胃气血。提示学生们养成规律饮食的好习惯,注重养生防病,饮食有节,有益身心。

19 驱虫剂 对人体有损害的寄生虫有多种多样,这些寄生虫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多是由于饮食卫生所导致的。因此要提示学生不仅自己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在公共环境也要注意提高道德修养。

20 治痈疡剂 痈疡证可以是阳证,也可以是阴证,让学生学会对待同一现象要仔细辨别其本质属性。痈疡证可发于体表、肌肉,也可以发于体内脏腑,这告诉我们只要病因、源头不祛除,不管是什么的环境、地点,最终都会爆发。以阳和汤的方名及其治疗作用角度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优化学习结构和过程,不断提升自身中医理论水平。

“大医精诚”,欲成“大医”必须“精于术、诚于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还要具备传承与奉献精神,将“医德、医术、传承、奉献”四个主题渗透进方剂学的日常教学中,最终达到“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方剂学教育的目的。中医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为了进一步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我们专业教师应坚持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观”引领相结合,运用可以培养医学生的医德医风、理想信念、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等,同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大思政”工作格局,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安徽中医药大学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5004300号  电话:0551-68129004,68129026  传真:0551-6812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