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

首页 >> 经络腧穴学 >> 课程思政 >> 正文

【课程思政案例】浑然全身 匠心独运——王惟一铸造的针灸腧穴模型

发布日期:2023-11-08    作者:        点击:

浑然全身 匠心独运

——王惟一铸造的针灸腧穴模型

教学目标

《各家针灸学说》是我校针灸推拿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基础理论在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课程设置主要目的是将我国数千年来许多针灸名医所形成的学说流派及其绝技展示出来,以让学生了解、熟悉、学习、借鉴要求学生了解古代各流派名称,熟悉各流派代表作品,掌握各流派观点,能熟记各流派的学术思想。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宋金元时期的针灸医家,重点讲解这些医家的生平和针灸学术思想。在讲解宋代王惟一针灸“学说与贡献”的第一个知识点“铸造铜人,开创直观教学的先河”时融入思政案例。王惟一认识到统经穴理论的重要性,上报皇帝,由政府组织重修明堂经。他组织编了《铜人穴针图经》绘制了针灸经穴图,并将该书刻于石碑,铸造了针灸铜人模型,对针灸经穴的规范化,教学形象化、直观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课程思政设计思路


作为针灸推拿专业的文献类课程,本课程旨在要求学生掌握针灸流派的各家观点和成就,熟悉针灸针灸流派的形成了解针灸学术发展各阶段的成就我们利用本节课程教学内容蕴含的思想政治教学资源,目的就是要将学生学习传统中医的兴趣激发起来,学习王惟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案例导入

《铜人穴针灸图经》全书三卷,书中论述十二经脉以及任、督二脉的循行及腧穴,并附经穴图三幅,是较早的针灸图谱。图经刊印后宋仁宗认为“经书训诂至精,学者封执多失”,指出“传心岂如会目,著辞不若案”,于是再次诏根据《新铸铜人针灸图经》铸造针灸铜人。于是王惟一同工匠一起,花费将近年时间,用精铜铸造等身大铜人两座。


教学过程

从夏竦为《铜人穴针灸图经》作序的内容来看,是因为当时流传的医学书籍在内容上由于学者“封执”所以“多失”,问题很多,所以宋仁宗赵祯认为对于针灸取穴的深奥内容,靠心传口授不如利用模型做直观了解。把针灸学的内容写成书本,不如直观地在针灸模型上查考穴位。于是命令“素授禁方,尤工砺石”的王惟一来主持铸造铜人。王惟一本人精通医学,技术又精湛,是一位“能文能武”双师型人才,他没有辜负皇帝的期望,“竭心奉诏,精意参神”,尽心奉行皇帝的命令,精心参验针灸的神妙道理。“定偃侧于人形,正分寸于腧募,增古今之救验,刊日相之破漏”,在人体前后两侧标定经络循行路线,确定各个腧穴的位置和分寸,增加古今治疗成功的案例,改正针灸时间禁忌方面的漏洞。

据夏竦介绍,这件铜人模型“内分脏腑,旁注溪谷,井荥所会,孔穴所安,窍而达中,刻题于侧”,铜人分成内外两层,内部是五脏六腑,体表是经络和腧穴,每个腧穴点旁都刻有错金的名称,这些脏腑和经络腧穴内外相连,“使观者烂然而有第,疑者涣然而冰释”,铸造铜人的目的,就是使后学者一目了然,使观看模型的人感到图像而有次序,疑虑的消散像冰块融化一样。

王惟一主持铸造的铜人工艺精巧,据《齐东野语•卷十四•针砭》记载全像以精铜为之,脏腑无不具其外俞穴,则错金书穴名于旁,背面二器相合,则浑然全身。”由此可知,王氏主持铸造的两具针灸铜人是制作精致的铜制模型,内有脏腑,外有腧穴,且腧穴与体内相通,穴旁刻有穴名。具放置于医官院,作为学习考试之用另一具铜人安放于大相国寺仁济殿,以供观摩,起到传播针灸理论的作用。

《齐东野语》记载,考试之法是这样的:“外涂黄蜡,中实以水(今按:《稗海》本、《学津》本作“汞”,下同),俾医工以分析寸,按穴试针,中穴则针出,稍差则针不可”,就是说每个腧穴点都充满水,用黄蜡封闭,根据医学生能否准确插入腧穴使水流出来考核学生腧穴定位的实际能力,对临床准确定穴具有重要作用


思政点睛

1000多年前的宋代是一个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氛围中,“素授禁方,尤工砺石”的王惟一铸造的医学模型追求严谨与精确,脏腑毕具,浑然全身工匠精神实质是追求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王惟一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锻造精湛技艺,努力使针灸模型做到完美。王惟一还注重细节,腧穴刻有名称,内外联系,浑然一体王惟一追求精确,参考古籍,仔细揣摩,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王惟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值得千载之后的广大医学生认真学习。


参考文献

[1]周密.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3:251-252.

[2]周一谋.王惟一与铜人及针灸图经[J].湖南中医杂志,1990,(4):56-57.

[3]朱现民.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校注[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6-9.

[4]高希言,田岳凤.各家针灸学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77-79.


(针灸推拿学院 中医养生课程组  张雷)

课程思政案例

 12.《针灸各家学说》:浑然全身 匠心独运——王惟一铸造的针灸腧穴模型.docx

安徽中医药大学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5004300号  电话:0551-68129004,68129026  传真:0551-6812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