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至27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中联”)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和湖南中医药大学联合主办,内蒙古医科大学承办,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研究所和Digital Chinese Medicine杂志编辑部协办的世中联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数智赋能、传承创新”。大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的200余位专家学者、研究生。国家首批一流课程《中医诊断学》负责人董昌武教授与学院中医基础系主任周雪梅等一行共6人参加会议。

在大会上,董昌武教授作了题为《中医AI舌诊平台赋能中医诊断学科发展的实践与推广应用》的专题演讲,分享了如何实现舌象特征定性、定量、定位分析,如何基于Ai辅诊得出106种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并获得了诸多专利知识产权矩阵,获批国家医疗器械证书,且已示范应用于数十家医疗机构,包括多家三甲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等,展现了学校中医诊断学学科在人工智能舌诊仪研究上的重大建树与研究成果。

周雪梅教授作了以《新安医学对中医望诊的历史贡献》为主题的讲座,从新安医学望诊溯源、望诊医著介绍、望诊特色等角度分享了新安医学望诊的学术渊源、传承脉络与临床应用经验等,展示了学院新安医学的研究成果,突出了学院在新安医学研究方面的历史积淀与特色。

本次会议聚焦人工智能在中医诊断学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通过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深入交流,拓宽了学院中医诊断学科教师的学术视野,对促进中医诊断学学科的建设水平和学科在全国的学术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詹杰/图文)